月光下。一支由三千羌胡组成的骑兵队俨如狼群一般。正铺天盖地向玉门关杀来,这是一支生活在甘州和肃州一带的羌胡部落,也是河西走廊一支重要的羌胡人,甘州的健康军和肃州的玉门军都有这个部落的子弟从军,部落领和安思顺的关系极好。这次安思顺便是委托他们抽调三千子弟组成骑兵来袭击李庆安的北庭车队。地点便在沙陀、羌胡以及回统人经常交汇的瓜州玉门一带。
指挥这支骑兵队的领叫金德,身高七尺。虎背熊腰,但他却是名汉将。他是安思顺帐下的骁勇战将,深得安思顺的器重,不仅力大善战,而且狡猾如狼,他知道李庆安的大队躲在玉门关中难以袭击,便一直隐忍,一心等他上路,在路上动袭击,李庆安在玉门关内住了十天,他便忍了十天,直到星星峡那边传来北庭援军现身的消息,他才最终决定夜袭玉门关。
可惜他遇到的是斥候营出身的李庆安,他们进入玉门关百里内。便被北庭军斥候探查到了。
二更,万簌寂静,羌胡骑兵距玉门关不足二十里,广阔的戈壁滩上视野清晰,皎洁的月光下,已经远远地看见了玉门关黑黝黝的城墙。
在玉门关前,金德迟疑了,一种军人的敏感让他意识到北庭军极可能已有准备,但安思顺的命令让他无可选择,他拔出横刀,指着玉门关大吼一声,“杀!”就在两里外的一片胡杨林中,三千沙陀精锐骑兵已整装待命,沙陀人是突厥人一支,源于西突厥处月部,武周长安二年处月酋长沙陀金止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州都督。后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辅国率部徙于北庭,散居在折罗漫山以北,金山以南,辅国死后,儿子骨咄支成为沙陀叶护,依附北庭,生存于大唐和回绕两强之间。
沙陀男子素来骁勇善战,是一支犀利的骑兵,和朔方的阿布思部堪称骑兵两雄,但由于他们人口偏少,经济落后,一直难以得到大展,直到后来的唐末大乱。已迁移至河东的沙陀人才异军突起,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